汽车MCU迎量价齐升,国内厂商加速进军高端市场
原标题:汽车MCU迎量价齐升,汽车齐升国内厂商加速进军高端市场丨掘金汽车电子③
在过去两年的国内高端缺芯潮中,MCU尤其是厂商汽车MCU,短缺情况最为严重。加速进军目前来看,市场MCU芯片供应仍然偏紧。汽车齐升
MCU,国内高端即微控制单元,厂商是加速进军把微处理器的频率和规格适当缩减,并将内存、市场闪存、汽车齐升计数器、国内高端A/D转换、厂商串口等集成到单一芯片上形成的加速进军芯片级计算机。MCU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市场车用电子、工控、消费电子、医疗健康的应用占比分别约为35%、24%、18%和14%。
作为MCU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汽车从车身至主控环节广泛使用MCU。不过,目前车规级MCU市场主要被海外巨头垄断,国内厂商正在奋力追赶,目前部分企业已能够实现量产。
MCU供应仍然偏紧
由于供应紧张,MCU在2021年的ASP(平均销售价格)上涨12%,据IC Insights,这是近25年来最大上涨。
今年第二季度,意法半导体(ST)再度上调包括MCU、电源管理芯片等所有产品线的价格,原因系产品短缺短期内无好转迹象。ST在2022年1月底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其积压的订单能见度约18个月,远高于规划的2022年产能。
Yole预计,MCU价格将于2022年维持涨势,且部分产品单价维持高位或将持续到2026年。
国内某涉及车用MCU业务的企业人士则对第一财经表示,“MCU缺货肯定还是缺的,缺货的情况一直存在。但最近价格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涨跌幅。”
事实上,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下,汽车MCU市场正迎来量价齐升。
从量的维度,根据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研究部的数据,普通传统燃油汽车平均单车搭载ECU(电子控制单元)70个;豪华传统燃油汽车平均单车搭载150个ECU,新增的ECU主要用于提升乘驾体验(座椅按摩、中控娱乐)、车身稳定性与安全性等;智能汽车平均单车搭载300个ECU,新增的ECU主要用于自动驾驶相关硬件控制。每个ECU都需要至少一颗MCU作为核心控制芯片。
电动车对MCU需求的提升则主要体现在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主控面板和从控面板都各需要一颗MCU,相较燃油车增加的整车控制器(VCU)需要配备32位高阶MCU芯片,此外,电动车的逆变器控制MCU会替代燃油车的引擎控制器、MCU控制芯片替换了燃油车的变速箱控制器。
价格维度看,汽车MCU主要包含8、16、32位三种,位数越多越复杂,处理能力越强,价格大致分别在0~1、1~5、5~10美元区间,部分高端产品单价在10美元以上。随着汽车电子电控功能日趋复杂,车载MCU中32位占比提高,将带动整体ASP提升。
IC Insights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MCU销售额达196亿美元,同比增长23%,预计未来五年CAGR(年复合增长率)为6.7%,2026年销售额将达到272亿美元。其中车载MCU销售额约占总销量的40%,未来五年CAGR预计为7.7%。
2021年国内MCU销售额为46亿美元,同比增长8.3%,全球占比23.3%,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未来五年CAGR为8.5%,2026年销售额将达到69亿美元,全球占比提升将至24.8%。 其中,汽车MCU销售额预计将以5.3%的年均符合增速增长,2026年销售额将增至8.8亿美元。
国内厂商加速进军高端车载MCU市场
全球汽车MCU市场长期呈现海外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瑞萨、恩智浦、微芯科技、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六家企业市占率长期超过80%,国内企业产品目前主要应用在车灯、雨刮器、空调等低阶领域。
“国内70%~80%的MCU市场目前还是被国际厂商占据。”某上市公司MCU业务部负责人此前对第一财经表示,单从技术上来看,目前终端客户的需求70%~80%的国内产品都能满足,但出于成本、供应链的原因,或是对于产品稳定性、可靠性的顾虑,客户不敢往前跨越。
车规级芯片对稳定性、一致性、使用寿命等参数要求苛刻,认证门槛极高,获得客户认可的难度也更大。“车规级产品需要经历长周期验证,在两年左右,且替代周期也较长,要求保证至少5~10年的稳定供货周期。”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胡杨此前对第一财经表示。
在缺芯潮之下,由于MCU缺货严重,国内厂商迎来了替代良机。据业内人士透露,在买不到芯片的情况下,部分工规级MCU芯片也被用于汽车非重要部件。
目前国内厂商正在加速进入高端车载MCU市场,某券商电子行业研究员告诉第一财经,“(603986.SH)、杰发科技、半导体这些企业,在国内车规MCU领域做得最好。”
兆易创新拥有320款MCU产品,其车规级MCU产品已流片并进入客户送样测试阶段,预计2022年中左右实现量产。
比亚迪半导体的车规级8位MCU芯片自2018年开始量产,主要应用于车灯、车内按键等汽车电子控制场景;其车规级32位MCU芯片依照ISO26262安全等级标准要求设计,可应用于电动车窗、电动座椅、雨刮、车灯、仪表等汽车电子控制场景。
杰发科技是(002405.SZ)全资子公司,其第二代车规级MCU进入量产出货阶段,并实现在汽车电子市场及高端工业市场大量出货;新一代具备ISO26262功能安全的车规级MCU芯片已进入研发阶段,预计2022年将导入客户产品开发。
此外,(688385.SH)的车规级MCU于去年11月通过AEC-Q100认证,据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已经上车,主要应用于座舱域,以及车身控制域等。
2021年,(688595.SH)高性能32位MCU已实现批量出货,首颗车规级信号链MCU已通过AEC-Q100认证,并通过可转债募集2.94亿元用于投资汽车MCU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
陈吉宁:北京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FF董事会任命陈雪峰担任全球CEO:毕福康出局,贾跃亭造车迎来最佳队友?网传克明食品为完成营收目标持续向经销商大量压货?公司回应:不存在这种情况诺德基金经理牛致远:光伏、通用制造板块进入中期配置区间,值得关注世行集团前首席经济学家文章:美国应该反思对华“经济战”欧科云链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3519.5万港元NFT风起,谁将在元宇宙中开启“艺术人生”?博时基金系列报告投资机遇之六——加快发展绿色方式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外交部:第六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成功举办重磅!证监会: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谁受益最广?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出现以下5种情形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不纳入风险区域判定
- ·多项信披违规 尚荣医疗及董事长、董秘被出具警示函
- ·经济日报金观平:上市公司要扛起企业治理责任担当
- ·应对震荡聚焦增值 中银招盈即将发行
- ·数字人纷纷闯入元宇宙,“分身术”或不再是纸上谈兵
- ·奋楫笃行 聚力创新 华帝揽收“创新成果”三项殊荣
- ·马斯克跟苹果杠上了!科技圈“世纪大战”一触即发?
- ·优越集团控股发布中期业绩 净利1488.6万港元同比增加约9.2%
- ·“保交楼”再迎新政,央行2000亿元无息贷款支持计划正在路上
- ·新浪财经2022创新药研讨会11月30日举行,上市公司、券商、基金等大咖齐聚,共话创新药行业发展与投资机会
- ·智翔金泰科创板IPO过会:最大客户是智飞龙科马,占比为99.51%,后者系智飞生物全资子公司
- ·午评:大盘早间强势反弹沪指涨超2% 地产板块强势领涨
- ·2022年服贸会探馆:为世界搭建共享服务贸易红利的平台
- ·ESG背景下险资投资面临新挑战
- ·专家热议非遗直播:观众用打赏示欣赏 激发从业者传承动力
- ·31省份平均工资出炉,海南打工人为何能挤进全国前十
- ·美联储首席经济学家:去中心化金融的发展或加剧金融稳定性风险
- ·“第三支箭”落地,地产股掀涨停潮,券商看好优质房企估值修复
- ·正邦科技猪价连涨7月销量反降50% 重组无进展拟2.68亿出售资产突围
- ·徐瀚:坚持人民立场,加快用数赋能,高质量推进农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 ·年内支付领域最大单笔罚单!百联优力被罚近6500万元 牌照还能否顺利续展?
- ·“家里有矿”的江西,能否撑起汽车梦
- ·视频|扫地机器人卖不动了?
- ·保险巨头动作频频!太平人寿4天超10亿港元买入工行,险资H股投资在分化
- ·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当天 同程旅行“看球房”预定暴增超30倍
- ·北京证监局对中金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因其两家子公司管理的15只产品未按期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