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电子吸并中航机电“A吃A”再添一例 总资产612亿超6000员工从事研发
炒股就看,A吃A权威,中航总资专业,电吸电再及时,并中全面,航机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添例
来源:长江商报
A股市场又现“A吃A”,产亿超航空工业机载系统上市平台即将形成。事研
5月26日晚间,A吃A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空工业)旗下两家A股公司同时公告,中航总资(600372.SH)与(002013.SZ)将实施联合重组,电吸电再由前者吸并后者,并中进而形成航空工业重要的航机机载系统上市平台。此举目的添例是,加快机载系统业务发展。产亿超
目前,航空工业在A股市场控股的上市公司有10家,包括中航电子、、、、等。两家公司重组,意味着中航系进一步深化改革。
从市值、营收与资产规模维度来看,被整合方中航机电规模比中航电子更大。 重组之后,中航电子的资产规模将达到612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中航系两家公司联合重组,将有利于集中资源做大做强航空主业。截至2021年末,两家公司投入的研发人员数量合计超过6000人。
两公司吸并重组股价抢跑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关键年,“中航系”整合将迈步向机载系统领域。
5月26日晚间,中航电子、中航机电同时披露,中航电子拟向中航机电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从而换股吸收合并中航机电。与此同时,公司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中航电子、中航机电股票自5月27日开市时起开始停牌,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内披露交易方案。
公告显示,5月26日,中航电子与中航机电签署了《吸收合并意向协议》,后续双方将就本次合并的具体交易方案、换股价格、债权债务处理、员工安置、异议股东保护机制等安排进行协商。双方应积极给予另一方以必要的配合,全力推进本次合并,并完成正式交易协议的签署。
公告称,目前,上述协议仅为双方的初步意向协议,双方在本次吸收合并中的具体权利义务以及各项安排以双方最终签署的正式交易协议为准。另外,本次合并及正式签署的交易协议需提交双方各自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并需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
根据时间安排,上市公司预计在6月13日前披露相关信息。若未能在上述期限内召开董事会审议并披露交易方案,最晚将6月13日开市起复牌并终止筹划相关事项,同时披露停牌期间筹划事项的主要工作、事项进展、对公司的影响以及后续安排等事项。
有意思的是,两家公司的重组尚在筹划,二级市场上,股价已经提前启动。5月26日,中航电子、中航机电股价分别上涨9.28%、8.22%。两家公司股价同时大涨,盘中双双一度触及涨停,抢跑迹象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航空工业资产证券化率较高,截至2021年已达72%,旗下多个上市公司成为细分赛道龙头。本次中航机电、中航电子重组合并,表明国企改革进程进一步加速,资产证券化率有望持续提升。
研报指出,当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深水期,国有企业将继续加强优质资产对接资本市场、盘活优质资产,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中航电子有望凭借托管关系完成科研院所的资产注入。
2018年,航空工业将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与中航航空电子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整合,成立中航机载系统有限公司。整合后,中航电子与航空工业机载签署托管协议,约定航空工业机载将重点科研院所在内的14家下属企事业单位委托给公司管理。
两家公司年盈利20亿
一加一大于二,这是国企联合重组目的。中航系筹划的本次重组,也是如此。
作为本次的吸并方,截至2021年底,中航电子总资产为262.63亿元,其规模比较被吸并方中航机电348.94亿元的资产规模要小。本次吸并完成后,中航电子的资产规模将超过600亿元。
虽然是被吸并方,但中航机电的实力、地位不菲。
公开资料显示,中航机电在国内航空机电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系国内军用和民用航空机电产品的系统级供应商,参与了著名的国产大飞机C919在内的多种机型机载产品的研制工作,市场占有率约为55%-60%。同时,中航机电负责航空机电业务的专业整合,陆续开展了12家航空机电企业的资产整合,通过资产注入和管理,公司的航空军品业务收入从2013年的24.45亿元,逐年提升至2021年111.63亿元,公司航空主业占比从36%提升至74.46%。
作为本次重组吸并方,中航电子系航空工业旗下航空电子系统平台,业务范围涵盖防务航空、民用航空、先进制造业三大领域,公司多家子公司成为C919项目配套供应商。
近几年,两家公司均表现出较为稳步增长的经营业绩。
2019年至2021年,中航电子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3.52亿元、87.47亿元、98.39亿元,对应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5.56亿元、6.31亿元、7.99亿元。同期,中航机电实现的营业收入为121.31亿元、122.24亿元、149.9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61亿元、10.75亿元、12.71亿元。航空业务收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2021年,中航电子、中航机电的航空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7.90%、74.46%。
2021年,两家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合计数为248.31亿元、20.70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两家公司均注重研发。2021年,中航电子、中航机电的研发投入分别为8.27亿元、14.22亿元,合计为22.49亿元。二者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41%、9.49%。其中,中航电子全部为费用化,中航机电有少量资本化。
研发人员方面,截至2021年底,中航电子、中航机电的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3177人、3111人,合计为6288人,分别占期末员工总数的25%、13.36%。
- ·环球社评:开放还是封闭?中美给出了不同答案
- ·试水新营销阵地,麦当劳也在播客“开麦”了
- ·获国资战投 江小白能否撕掉“网红”标签
- ·代理人迎来大好消息!佣金薪酬、劳动合同、社保都有重大利好!
- ·林伯强:采取多元化激励机制,发展“个人碳账户”
- ·ASMPT11月3日耗资约338.84万港元回购7.6万股
- ·监管向业内通报五家保险公司过往偿付能力不真实问题
- ·信披及离任审计不合规 益民基金原督察长被处罚
- ·美国最大港口经历13年来最安静的10月:集装箱吞吐量为何暴跌25%
- ·虚增营收致连续2年年报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 浙江富润及相关人员收警示函
- ·李超人差点卷进一场地产泡沫
- ·2023年国考报名即将收官,有的岗位涌进6000多人,无人报考的岗位还有160余个
- ·惠普第三财季营收亿147美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1%
- ·笑不活了,卫龙佛系营销刷屏!上市一波三折高估值或是关键,曾低俗营销翻车
- ·库存压力增加促使硅片报价年内首降,已有二三线企业跟进下调
- ·江西金融反腐不断推进:近3天4人被查,有银行今年多位高管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