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继续按兵不动 年内仍有调降空间
炒股就看,继降空间权威,续按专业,动年及时,内仍全面,有调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继降空间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2月20日,续按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动年其中1年期LPR为3.65%,内仍5年期以上LPR为4.3%,有调与上月保持一致。继降空间自2022年8月非对称调降后,续按LPR已连续6个月维持不变。动年
在受访专家看来,内仍2月LPR继续“按兵不动”,有调主要与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政策利率维持不变、市场利率快速上行抬升银行负债成本等因素有关。从提升居民购房需求、促进楼市回暖的角度,接下来,仍有可能调降5年期以上LPR来有效降低购房负担和贷款成本。
由于缺乏下调基础和空间,2月份LPR继续维持不变。一方面,人民银行在2月15日开展的MLF操作继续维持2.75%中标利率不变,故本轮LPR报价基础并未改变。另一方面,近期市场利率的快速上行导致银行负债成本上升,调整LPR的动力不足。
在1月信贷数据“开门红”,市场对经济回暖修复的预期转好的影响下,2月以来市场利率快速上行。Choice数据显示,银行间7天债券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已从2月1日的2.1628%波动上行至2月17日的2.7224%,进入2月后DR007多数时间运行在7天期逆回购利率上方。商业银行(AAA级)1年期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自2月6日以来持续处在2.6%水平上,并在2月17日升至2.6559%的高位。
“本月MLF利率与上月持平,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亦没有明显变化,以DR007为代表的货币市场利率较前一个月有所提高,因此本月的LPR并没有下行,符合市场预期。”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表示。
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在资金面收紧和供需两端作用下,同业存单利率持续高位震荡,使得商业银行中长期负债成本走高。此外,理财破净和赎回潮影响仍未完全消退,资金仍在向存款回流,且存款定期化严重,银行核心负债成本依然承压。
展望未来,考虑到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政策取向,专家普遍相信年内LPR调降仍是大概率事件。在具体操作上,多位专家预计未来5年期以上LPR或非对称下调以发挥锚定效应推动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行。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尽管近期市场利率上升较快,但伴随银行存款利率下行,当前具备适度下调5年期以上LPR报价的条件,预计上半年5年期以上LPR报价可能下调0.1至0.15个百分点。这将带动新发放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度下调,进而助力楼市在年中前后出现趋势性回暖势头。
温彬强调,除调降5年期以上LPR促楼市回暖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举措下调存量高成本的按揭贷款利率,以减缓提前还贷潮,降低住房消费者的负担,稳定居民资产负债表,促进消费恢复和地产平稳运行。
虽然银行缺乏足够动力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但相比企业贷款利率,目前居民存量房贷利率仍较高。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不同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存量房贷利率,逐步缩窄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或有利于缓和提前还贷现象。
- ·宣昌能:存款保险制度作用显现 未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约束更强
- ·越秀地产|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尽力尽责守护家园(九)
- ·易华录获颁我国首个大数据 企业服务能力评价一级证书
- ·陷在“表格”里的高职教师和“被筛剩下”的学生
- ·银行板块估值已跌至历史最低位 专家:存在快速纠偏的可能
- ·华泰证券今日开放个人养老金基金交易 首批客户成功提交申请
- ·生态环境部:严肃查处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问题
- ·蔚小理自动驾驶迷雾
- ·中国生物:mRNA猴痘疫苗数据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
- ·ST榕泰“骨折价”转让应收款:“债务人”否认有欠款, 会计师质疑业务真实性
- ·高举“红旗” 乘风破浪——中国一汽改革创新走在前列的三大启示
- ·巴媒文章:巴西新外交应优先重视中国机遇
- ·经济日报:数字经济呼唤竞争新规
- ·从合众思壮开始 专网通信骗局的面纱正被揭开
- ·外媒:中国六大行加强楼市融资服务
- ·贵州燃气集团 多措并举保障冬季供气
- ·雨枫:蔚来是看销量,小鹏是看毛利率,理想主要是看它的纯电产品的发展
- ·努力节能!英国拟启动10亿英镑的家庭隔热工程 减少能源消耗
- ·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期权产品体系 深证100ETF期权上市进入倒计时
- ·郑钢:白酒行业的创新实际就是文化赋予的独特性
- ·超16亿元央企独立工矿区市政社区等办社会职能运营补助资金下达
- ·湖南首条智慧高速开通,这条公路“聪明”在哪里?
- ·德国工业联合会警告企业大规模外流风险
- ·36地率先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 首批基金Y份额开售
- ·江苏省政协举行政企协商座谈会 许昆林讲话 张义珍主持 16位企业家代表发言
- ·健尔康IPO须闯“口罩关”:2020年防护类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大增82.46倍,但在2021年又大降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