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用蓝藻发电,还供计算机运行了一年
我们知道,剑桥物联网设备需要可持续的大学电还、可负担的用蓝运行、分散的供计电能来提供动力来源。虽然单一物联网设备的算机功耗很温和,范围只是剑桥从微瓦到兆瓦,但如今物联网设备的大学电还数量已经达到数十亿,预计到 2035 年增加到一万亿,用蓝运行这就需要大量的供计便携式能源,比如一块电池或者一个能量收割机。算机
但是剑桥电池主要依赖于昂贵和不可持续的材料(如稀土元素),而且电量最终会耗尽。大学电还
而现有的用蓝运行能源收割机(例如、温度、供计振动)虽然持续时间较长,算机但对环境不友好,比如光伏生产中会使用到有害材料。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便携,又便宜耐用,而且还能保护环境的能源收集系统呢?
剑桥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告诉你:当然有!
就是下面这个装有蓝藻的容器,它已经为一台计算机供电长达一年!
这个装置高 6 厘米,长 3.1 厘米,宽 2.3 厘米,可以说是非常小了。(道理我都懂,为什么这张图看起来那么大...)
而且,它所需的材料简单廉价可回收:塑料、铝、蓝藻、水。
这个能源收割机是一种生物光伏能源收集系统,它出自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的 Chris Howe 教授和他的同事之手。这项研究的题目为 “Powering a microprocessor by photosynthesis”,论文已发表在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期刊上。
论文地址: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2/EE/D2EE00233G
研究人员用铝和透明塑料造了一个 AA 电池大小的金属外壳,里面放置了一种名为 PCC 6803 的蓝藻菌群,也就是俗称的‘蓝藻’。当蓝藻暴露在阳光下时,它就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 蓝藻菌群(图源 ScienceDirect)在 2021 年疫情封锁期间,这个装置就待在团队成员 Paolo Bombelli 家中的窗台上,通过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微小的电流,为微处理器 ARM Cortex-M0+ 连续供电。
▲ Arm Cortex-M0+ 微处理器ARM Cotex-M0 + 芯片来自芯片制造商 Arm,他们与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为其提供了测试设备和用于数据收集的云接口。这款芯片并非专门为研究而生,而是物联网设备常用的微处理器,树莓派 Pico 的 CPU 就是它。
▲ 给 ARM 芯片供电的蓝藻发电装置研究人员原本以为,这个系统可能会在几周后就停止工作,没想到它日夜不休地工作了 6 个月,而且在实验结束后,蓝藻还在继续发电,一直运行到现在。
那么这个装置是怎么产生能源的呢?
理论上有两种可能的来源:要么是蓝藻自身产生电子,从而产生电流;要么是它们创造了条件,使容器中的铝阳极在化学反应中被腐蚀,从而产生电子和电流。而在这项实验中,并没有对阳极进行任何明显的降解,所以研究人员认为,蓝藻产生了大部分电流。
近年来,海藻已经成为生物燃料的新宠儿,藻类可以生成氢、净化废水、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等,俨然成为了不起的“炼金术士”,有着发展清洁技术的强大潜力。
而该实验所用的 PCC 6803 是一种单细胞淡水蓝细菌的菌株,属于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它像其他植物一样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获得能量,产生微弱的电流。
所以只要在水槽中放入电极,就可以将产生的电流作为电池来使用。而物联网设备的处理器只需要非常微弱的功率就可以驱动,所以使用藻类来为物联网设备供电是很合适的。
在实验期间,这台由藻类驱动的微型计算机执行了一些基本运算,以 45 分钟为周期,计算连续整数的总和来模拟计算工作量,仅耗费 0.3 微瓦的电力,待机 15 分钟则需要 0.24 微瓦的电力。计算机自己测量设备输出的电流,这些数据存储在云端,供研究人员分析。
▲ 研究团队成员 Christopher Howe(左)和 Paolo Bombelli(右),图片来自剑桥大学虽然这个装置产生的电流比较微弱,但已经足够为一些小型电子设备充电了。不过要想为一台普通的台式计算机供电还是远远不够的,一台计算机的实际耗能情况会因工作量和使用年限等因素而不同,如果一台计算机每小时消耗 100 瓦的功率,那么运行这台电脑大约需要 333,000,000 块藻类“电池”。所以,将来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来为需要耗费更多电力的设备供电。
目前藻类“电池”规模是小了点,但 Christopher Howe 对这个装置的续航能力尤为自豪,‘这个光合作用装置不会像电池那样很快耗尽。’与传统的电池或太阳能相比,水藻对环境依赖性小,不断地使用光作为能量来源提供持续电力。
这种藻类并不需要喂养,它们可以在光合作用时‘生产’自己的食物,从自然阳光中收集能量。而且,在夜间没有光的情况下,这个设备可以通过‘吃’白天储存的电继续供能。藻类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最为常见易得的就是光能自养型。也就是说有‘光’啥都好说。
该装置目前只在概念验证阶段,下一步,研究者很有可能将藻类供电芯片应用于的物联网设备。物联网有很大的电能缺口,它需要像藻类生物发电这样的持续供能系统,而不是一块只会简单储存能量的电池。
近年来,碳达峰、碳中和风很大,固碳减排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的关键一环。像用藻类植物光合作用赋能某台机器设备,就属于‘绿色计算’范畴。
‘绿色计算’拆开理解,绿色简单来说就是低碳和无害,即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高效循环利用。计算可理解为包含软硬件结合的终端设备、服务器和相关系统等。
海藻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生物,在三十五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四舍五入也算是世界上释放氧气最多的生物 TopX。藻类能源的利用方式属于‘生物光伏’(biophotovoltaics, BPV),是一条生物学路径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听起来好像产业大地即将有一股清新风吹过似的。人类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能量为设备为产业续航,想来,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数十亿年微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开垦的锄头要挥的更勤些才是。
当然,孔雀开屏还暴露屁股呢,这个项目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除藻类‘电池’生产规模小之外,藻类能量效率极低 —— 同样场景下,太阳能电池板吸收 20% 的阳光,植物才吸收到 0.25%。这个项目显然还需要配以解决方案。
一个好消息是,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能产生更高电流的藻类,再加上成本极低,所以未来 5 年内很有可能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
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广袤海域上覆盖着一片片巨大荷叶形状的藻类,它们的身份是海上风力发电场的移动发电站。
- ·裁员后又重启招聘,马斯克要做推特2.0?
- ·日元贬值引发食品涨价 旅日华人资产变相缩水
- ·北京新增4例确诊病例+1例复核阳性+9例初筛阳性 病例详情发布
-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中外资在同一个轨道上,共促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健康发展
- ·科技巨头裁员潮:超4万人失业,华尔街还相信硅谷吗?
- ·法国大选观察丨解读:马克龙和勒庞为政举措有何不同?
- ·重磅!央行、国家外汇局分别召开会议,研究了这些重要内容
- ·香港:5月起容许非香港居民从海外入境,调整航班熔断机制
- ·快讯:港股恒指低开0.17%碧桂园涨3.6% 旭辉控股涨近7%
- ·一季度北京地区生产总值9413.4亿 同比增长4.8%
- ·前华为高管空降,阿里云能学来华为真传吗?
- ·保利协鑫能源首季度股东应占利润约30.3亿元
- ·美联储主席的“感悟”吓坏市场
- ·Verizon Q1净利润同比降12.4% 预计全年业绩位于指引区间低端
- ·理想汽车有点烦:被SEC纳入预摘牌名单,回应称“被纳入不等同于美国退市”
- ·北向资金净买入67.65亿元 宁德时代净买入6.24亿元
- ·Zoom视频通讯跌超9% 预计线上业务下滑 下调全年营收指引
- ·俄罗斯代表在G20会议上发言时,美、加财长携乌代表退场
- ·刚刚,两部门发话了!严禁以防疫为由不让农民下地
- ·招行原行长田惠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近期多名前建行系人员接连被查(附资料链接:金融反腐在路上)
- ·惠民保再掀参保热潮 可持续发展直面三大痛点
- ·招商银行:一季度净利润360.22亿元 同比增长12.52%
- ·深圳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坚决打击“征信修复”乱象,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 ·泛海控股:民生信托、融创等提起诉讼,需偿付金额逾52亿元
- ·三甲医院医保飞检曝出重重问题,原院长涉嫌受贿3000多万,心内、骨科成监管“风暴眼”
- ·李保东秘书长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